近年来,正蓝旗将文化旅游业作为转方式、调结构的重要战略任务,确定了“依托四大优势、围绕一个核心、打造两大区域、树立五个品牌、实现一个目标”的旅游业发展思路,推动文化旅游业由原来的单一项目、片面区域和淡旺分季的局面向富民产业、全域事业和四季旅游发展,着力打造“草原文化全域旅游示范区”。
正蓝旗这座景色秀美、人文底蕴浓厚的旅游名旗,以其悠久的上都文化和浓郁的民族特色,孕育出的草原旅游无处不彰显其无可替代的优势,我区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的耀眼光环,为这片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增添了无限魅力。
正蓝旗境内旅游资源多样,元上都遗址是元朝辉煌历史的见证,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、保护级别最高的草原都城遗址,具有独特历史、文化、艺术、科研价值的实物博物馆;美丽、神奇的浑善达克沙地孕育了千姿百态、具有沙生特色的宝贵植株,最典型的当数蓝旗榆。正蓝旗小伙儿阿拉腾毕力格采用浑善达克沙制作的浑善达克沙画,以鲜明线条和柔和的色彩将艺术化所蕴涵的思想表现为大众化美感,深受游客喜爱。
正蓝旗生态旅游体系完整,形成了“一核、一环、两点、八片区”的总体旅游空间格局。目前, 该旗正积极加强与周边盟市以及京津冀地区的旅游合作,整合不同地区的优势旅游资源,联手打造跨区域旅游线路。为了确保文化旅游产业健康、可持续发展,该旗加强旅游行业规范管理,着力改善旅游业发展环境,推进行业管理向旅游公共服务转变。立足区位优势,探索开展四季旅游,努力实现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六位一体,“全天候、全景候、全季候”协同推进的旅游业发展格局。积极探索草原观光游和体验游融合发展,加深游客对草原文化了解层面,让游客能切身体验“做一回蒙古人”,同时可以把好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保护起来。
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,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。近年来,正蓝旗草原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大,文化旅游业投入不断增多,文化旅游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该旗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来布局和谋划,优化布局、协同发展,加快项目建设,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上规模、上水平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抓手,在项目设计、建设、运营中统筹考虑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问题,将文化旅游项目作为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。
如今的正蓝旗,正在以高度的文化自觉、文化自信,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,不断增强加快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使命感、责任感和紧迫感,进一步统一思想、坚定信心、强化措施,切实将文化旅游业作为全旗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来打造好、发展好。